如果你想要研究股票投资,至少应该学会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上市公司每个季度、年度都要对外公布财务报表,财报上的数据显示了这家公司的经营成果,可以说是一份全面的体检报告。如果能进一步进行简单的财务比率分析,更能了解上市公司的营运情况、财务情况以及盈利情况了。
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从这3种表中,可以重点分析以下四项内容:
(1)公司的获利能力。
公司利润的高低、利润额的增长速度是公司有无活力、管理效能优劣的标志。作为投资者,购买股票时,当然首先要考虑选择利润丰厚的公司。
所以,分析财务报表,先要着重分析公司当期投入资本的收益性。
(2)公司的偿还能力。
目的在于确保投资的安全。具体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分析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看公司有无能力偿还到期债务,这一点可以从分析、检查公司资金流动状况来下判断;
二是分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这一点是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中不同权益项目之间的关系、权益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权益与资产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检测的。
(3)公司扩展经营的能力。
就是进行公司的成长性分析,这是普通投资者选购股票进行长期投资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4)公司的经营效率。
主要是分析财务报表中各项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来检测股票发行公司各项资金的利用效果和经营效率。
总之,分析财务报表,主要是分析公司的收益性、安全性、成长性、周期性四个方面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的构成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三大主要财务报表之一,资产负债表也可称为会计恒等式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对应下面的图表,就是A=B+C。通常企业在成立初期,资产来源于股东投入。随着业务慢慢展开,企业就可以通过借债来扩充资产。
什么是资产?
资产是权属于公司的东西,钱,货物,固定资产等等,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公司的资金占用,也就是公司的钱都花在哪里了。
什么是负债?
负债就是公司欠别人的钱,最终都是要还的。
什么是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就是股东的,股东投的钱和股东赚的钱,可以不用还的钱。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的钱都花在哪里(资产)、欠的钱(负债)和股东的钱(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就是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你的钱都花在哪里去了,你花的钱都是哪里来的,有多少是要还的,有多少是不用还的。
所以我们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关键,是看钱花的是不是合理,也就是我们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的结构是不是合理,资产的质量好不好。
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是可以在12个月内变现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和存货。非流动资产包括房产、机器设备、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等。
流动负债为12个月内偿还的债务,常见项目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交税费,预提费用等。
非流动负债指超出12个月以上的债务,有长期贷款和债券等。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第一,资产负债表向投资者揭示了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资源,即资产的总规模及具体的分布形态。
由于不同形态的资产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因而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分析可以对企业的资产质量作出一定的判断。
第二,把流动资产(1年内可以或准备转化为现金的资产)、速动资产(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强的货币资金、债权、短期投资等)与流动负债(1年内应清偿的债务责任)联系起来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这种能力对企业的短期债权人尤为重要。
第三,通过对企业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及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可以对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及举债能力(潜力)作出评价。
一般来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越大,企业清偿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企业进一步举借债务的潜力也就越大。
第四,通过对企业不同时点资产负债表的比较,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
可以肯定地说,企业某一特定日期(时点)的资产负债表对信息使用者的作用极其有限。只有把不同时点的资产负债表结合起来分析,才能把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
同样,将不同企业同一时点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对比,还可对不同企业的相对财务状况作出评价。
第五,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有关项目的比较,可以对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情况作出评价。
如可以考察资产利润率,运用资本报酬率、存货周转率、债权周转率等。
具体来看:
1. 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有:
净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债安全性,它的倒数即为负债比率。
净资产比率的高低与企业资金实力成正比,但该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
该指标一般应在50%左右,但对于一些特大型企业而言,该指标的参照标准应有所降低。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生产能力,一般该指标应超过75%。该指标对于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资本化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股益)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需要偿还的及有息长期负债占整个长期营运资金的比重,因而该指标不宜过高,一般应在20%以下。
2. 反映企业偿还债务安全性及偿债能力的指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而言,该指标应保持在2:1的水平。过高的流动比率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过高的流动比率可能的原因是:
(1)企业某些环节的管理较为薄弱,从而导致企业在应收账款或存货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
(2)企业可能因经营意识较为保守而不愿扩大负债经营的规模。
股份制企业在以发行股票、增资配股或举债长期借款、债券等方式筹得的资金后尚未充分投入营运等等。但就总体而言,过高的流动比率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该比率过低,则说明企业偿债的安全性较弱。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费用-待摊费用)/流动负债
由于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包含了一部分变现能力(流动性)很弱的存货及待摊或预付费用,为了进一步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通常都用这个比率来进行测试,所以速动比率也被称为“酸性试验”。
在通常情况下,该比率应以1:1为好,但在实际工作中,该比率(包括流动比率)的评价标准还须根据行业特点来判定,不能一概而论。
3. 反映股东对企业净资产所拥有的权益的指标:
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股本总额×股票面额)
该指标说明股东所持的每一份股票在企业中所具有的价值,即所代表的净资产价值。该指标可以用来判断股票市价是否合理。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价值就越高,但是这应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相区分,因为每股净资产比重较高,可能是由于企业在股票发行时取得较高的溢价所导致的。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
1. 打开资产负债表后,观察公司的资产规模变化,如果是在成长中的公司,资产规模通常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公司经营不佳或是处于下行行业,公司的资产规模则是逐年下降的。
2. 分析资产结构:计算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判断企业类型。
一般来说,传统制造公司非流动资产比重大,而高科技企业不需要很多的非流动资产。
3. 分析企业的大额红字项目:对资产负债表的一些重要项目,尤其是期初与期末数据变化很大,或出现大额红字的项目进行进一步分析。
如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固定资产、有代价或有息的负债(如短期银行借款、长期银行借款、应付票据等)、应收账款、货币资金以及股东权益中的具体项目等。
例如,企业应收账款过多占总资产的比重过高,说明该企业资金被占用的情况较为严重,而且增长速度过快,说明该企业可能因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或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结算工作的质量有所降低。
此外,还应对报表附注说明中的应收账款账龄进行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说明收回的可能性越小。
如果企业年初及年末的负债较多,说明企业每股的利息负担较重,但如果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较好的盈利水平,说明企业产品的获利能力较佳、经营能力较强,管理者经营的风险意识较强。
再比如,在企业股东权益中,如果法定的资本公积金大大超过企业的股本总额,这预示着企业将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与此同时,如果企业没有充足的货币资金作保证,预计该企业可能将会选择送配股增资的分配方案,而非采用发放现金股利的分配方案。
下面这张表,包含了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数据指标。
图片自制,严禁搬运
总结来看,通过分析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投资者大概率可以对企业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判断。
Copyright © 企赋财务 备案:琼ICP备2022004854号-2 加载用时:0.0386秒